目 录
第 1章 概述 1
1.1 本书不会涉及的内容 1
1.2 本书专注的内容 1
1.3 为什么这么安排 1
1.4 Linux是什么 2
1.5 后端开发是什么 2
1.6 您将学到什么 3
1.7 代码目录结构说明 3
1.7.1 目录MyRPC 4
1.7.2 第三方依赖 4
1.8 如何学习Linux后端开发 4
1.8.1 坚持不懈的心态 4
1.8.2 以问题作为切入点 4
1.8.3 动手实践和创造 5
1.9 本章小结 5
第 2章 开发环境搭建 6
2.1 本地开发环境 6
2.1.1 代码编辑器 6
2.1.2 终端管理器 6
2.1.3 测试工具 6
2.2 远端运行环境 7
2.3 本章小结 9
第3章 服务器运维 10
3.1 什么是shell 10
3.2 shell下的命令行 11
3.2.1 命令行的组成 11
3.2.2 大部分命令具备的共性 11
3.2.3 使用man命令查询在线手册 12
3.2.4 命令和文件补全 13
3.2.5 命令行的通配符和特殊符号 13
3.2.6 内置命令与外部命令 13
3.3 基本的命令操作 14
3.3.1 屏幕相关 14
3.3.2 目录和文件相关 14
3.3.3 进程相关 21
3.3.4 网络相关 22
3.3.5 系统相关 22
3.3.6 用户相关 24
3.3.7 命令执行相关 25
3.3.8 日期相关 27
3.4 man的替代工具 27
3.5 命令黏合剂:管道机制 28
3.5.1 如何使用管道 28
3.5.2 行过滤命令grep 28
3.5.3 文本分析处理工具awk 29
3.5.4 流编辑命令sed 30
3.5.5 参数传递命令xargs 32
3.5.6 其他常用的辅助命令 34
3.6 命令输入/输出的重定向 35
3.7 命令的连续执行 36
3.8 vi编辑器简介 36
3.9 本章小结 37
第4章 shell编程简介 38
4.1 什么是shell编程 38
4.2 “hello world”程序 38
4.3 shell的执行过程 38
4.4 调试 39
4.5 执行方式的不同 39
4.5.1 直接执行 39
4.5.2 使用bash来执行 40
4.5.3 使用source或英文点号“.”来执行 40
4.6 变量 41
4.6.1 环境变量 41
4.6.2 自定义变量 41
4.6.3 特殊变量 42
4.6.4 在C语言中操作环境变量 43
4.6.5 查看进程运行时的环境变量 44
4.7 选择与判断 44
4.7.1 test命令与判断符号“[]” 44
4.7.2 if语句 46
4.7.3 case语句 47
4.8 循环 48
4.8.1 while循环 48
4.8.2 until循环 48
4.8.3 for循环 49
4.8.4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50
4.9 函数 50
4.10 命令选项 51
4.11 本章小结 51
第5章 实现简易shell 52
5.1 实现的特性 52
5.2 执行逻辑 52
5.3 实现原理 52
5.3.1 命令行解析 52
5.3.2 特性实现 53
5.3.3 函数介绍 53
5.4 编码实现 55
5.5 特性测试 64
5.6 本章小结 65
第6章 使用Git管理代码 66
6.1 初始化 66
6.1.1 安装Git工具 66
6.1.2 设置用户名和邮箱 66
6.1.3 创建仓库 66
6.1.4 创建readme.md文件 67
6.1.5 创建.gitignore文件 67
6.2 核心概念 67
6.3 常用操作 68
6.3.1 查看当前仓库的状态 68
6.3.2 添加文件 69
6.3.3 删除文件 69
6.3.4 回退变更 70
6.3.5 查看提交日志 70
6.3.6 查看差异 71
6.3.7 分支管理 71
6.3.8 其他操作 73
6.4 团队协作 74
6.4.1 同步代码仓库 74
6.4.2 创建自己的分支 74
6.4.3 推送分支到远程仓库 75
6.4.4 发起合入请求 75
6.4.5 发布变更 75
6.5 本章小结 75
第7章 编译、链接、运行与调试 76
7.1 单文件程序的编译与链接 76
7.1.1 预处理阶段 77
7.1.2 编译阶段 78
7.1.3 汇编阶段 79
7.1.4 链接阶段 80
7.1.5 ELF概述 80
7.1.6 符号解析与重定位 82
7.2 工程项目的编译与链接 85
7.2.1 makefile 86
7.2.2 一个实例 87
7.2.3 实现简易的make命令 92
7.2.4 常用的编译和链接选项 100
7.3 动态链接与静态链接 102
7.4 Linux动态链接库规范 103
7.4.1 动态链接库的命名 104
7.4.2 动态链接库的三个不同名称 104
7.4.3 动态链接库的管理 105
7.5 自定义的动态链接库 107
7.5.1 相关源代码 107
7.5.2 生成携带“so name”的动态链接库 108
7.5.3 生成不携带“so name”的动态链接库 109
7.6 进程的内存模型 110
7.6.1 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布局 110
7.6.2 栈与堆的区别 111
7.6.3 经典问题剖析 111
7.7 调试程序 115
7.7.1 gdb的启动 115
7.7.2 gdb常用命令 115
7.8 本章小结 118
第8章 后端服务编写 119
8.1 守护进程 119
8.1.1 什么是守护进程 119
8.1.2 守护进程如何编写 119
8.1.3 代码实现 121
8.2 设置资源限制 122
8.3 信号处理 123
8.4 加载配置功能 124
8.5 命令行参数解析 125
8.6 日志输出功能 125
8.7 服务启停脚本 126
8.7.1 加载系统自带的shell函数 128
8.7.2 服务相关变量声明 128
8.7.3 服务启动函数 128
8.7.4 服务停止函数 128
8.7.5 服务重启函数 128
8.7.6 服务状态查看函数 129
8.7.7 case语句 129
8.8 本章小结 129
第9章 网络通信基础 130
9.1 TCP/IP协议栈概述 130
9.2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32
9.2.1 物理层 132
9.2.2 数据链路层 132
9.3 网络层 133
9.3.1 网际协议的特点 133
9.3.2 IP数据报格式 133
9.3.3 IP地址 135
9.3.4 路由选择 138
9.3.5 ARP与RARP 139
9.3.6 ICMP 145
9.4 传输层 156
9.4.1 UDP 157
9.4.2 TCP 158
9.5 网络编程接口 173
9.5.1 TCP网络通信的基本流程 173
9.5.2 socket网络编程 174
9.6 TCP经典异常场景分析 181
9.6.1 场景1:Address already in use 181
9.6.2 场景2:Connection refused 181
9.6.3 场景3:Broken pipe 182
9.6.4 场景4:Connection timeout 182
9.6.5 场景5: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84
9.7 本章小结 184
第 10章 I/O模型与并发 185
10.1 I/O模型概述 185
10.1.1 阻塞I/O 185
10.1.2 非阻塞I/O 185
10.1.3 I/O多路复用 185
10.1.4 异步I/O 186
10.2 并发实例——EchoServer 186
10.2.1 Echo协议 186
10.2.2 协程 190
10.2.3 benchmark工具 201
10.2.4 单进程 204
10.2.5 多进程 205
10.2.6 多线程 206
10.2.7 进程池1 207
10.2.8 进程池2 208
10.2.9 线程池 209
10.2.10 简单的领导者-跟随者模型 210
10.2.11 I/O多路复用之select(单进程)-阻塞I/O 212
10.2.12 I/O多路复用之poll(单进程)-阻塞I/O 214
10.2.13 I/O多路复用之epoll(单进程)-阻塞I/O 216
10.2.14 I/O多路复用之epoll(单进程)-Reactor 222
10.2.15 I/O多路复用之epoll(单进程)-Reactor-ET模式 225
10.2.16 I/O多路复用之epoll(单进程)-Reactor-协程池 226
10.2.17 I/O多路复用之epoll(线程池)-Reactor 229
10.2.18 I/O多路复用之epoll(线程池)-Reactor-HSHA 230
10.2.19 I/O多路复用之epoll(线程池)-Reactor-MS 233
10.2.20 I/O多路复用之epoll(进程池)-Reactor-协程池 236
10.3 基准性能对比与分析 239
10.3.1 非I/O复用模型对比 239
10.3.2 I/O复用模型对比 240
10.3.3 epoll下LT模式和ET模式对比 240
10.3.4 epoll下协程池模式和非协程池模式对比 241
10.3.5 HSHA模式下工作线程和I/O线程写应答对比 241
10.3.6 MS模式下MainReactor线程是否监听可读事件对比 241
10.3.7 epoll下动态和固定超时时间对比 242
10.3.8 epoll下进程池和线程池对比 242
10.4 本章小结 243
第 11章 公共代码提炼 244
11.1 参数列表 244
11.2 命令行参数解析 245
11.3 字符串 248
11.4 配置文件读取 249
11.5 延迟执行 251
11.6 单例模板 252
11.7 百分位数计算 252
11.8 鲁棒的I/O 253
11.9 时间处理 254
11.10 状态码 255
11.11 转换 256
11.12 socket选项 257
11.13 “龙套” 258
11.14 日志文件 260
11.15 服务锁 262
11.16 本章小结 263
第 12章 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实现 264
12.1 协议概述 264
12.2 协议分类 264
12.2.1 按编解码方式对协议进行分类 265
12.2.2 按边界划分方式对协议进行分类 265
12.3 协议评判 266
12.4 自定义协议的优缺点 266
12.4.1 优点 266
12.4.2 缺点 267
12.5 协议设计 267
12.5.1 协议消息格式 267
12.5.2 协议设计权衡 268
12.6 预备知识 268
12.6.1 大小端 268
12.6.2 字节序 269
12.6.3 字节序的互转 270
12.6.4 内存对象与布局 272
12.6.5 指针类型的本质 272
12.6.6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273
12.7 其他协议 274
12.7.1 HTTP消息格式 275
12.7.2 RESP消息格式 276
12.8 协议实现 276
12.8.1 协议编解码抽象 277
12.8.2 MySvr实现 279
12.8.3 HTTP实现 284
12.8.4 RESP实现 289
12.8.5 混合协议实现 293
12.8.6 共性总结 295
12.9 本章小结 296
第 13章 MyRPC框架设计与实现 297
13.1 框架概述 297
13.2 并发模型 298
13.3 框架具体实现 299
13.3.1 服务启动流程 300
13.3.2 事件分发流程 304
13.3.3 服务器端请求处理流程 311
13.3.4 客户端请求处理流程 321
13.3.5 分布式调用栈追踪 334
13.3.6 超时管理 338
13.3.7 本地协程变量管理 338
13.3.8 业务层的并发 339
13.4 示例服务Echo 339
13.4.1 目录结构划分 340
13.4.2 服务描述文件 340
13.4.3 服务启动 341
13.4.4 业务处理 341
13.4.5 配置与辅助文件 342
13.4.6 通用的服务启停脚本 345
13.4.7 接口测试 346
13.5 工具集合 347
13.5.1 服务代码生成工具myrpcc 347
13.5.2 接口测试工具myrpct 362
13.5.3 接口压测工具myrpcb 365
13.6 本章小结 371
第 14章 微服务集群 372
14.1 集群架构概述 372
14.2 持久化层 372
14.2.1 Redis服务 373
14.2.2 authstore服务 373
14.2.3 userstore服务 375
14.3 业务逻辑层 379
14.3.1 auth服务 379
14.3.2 user服务 383
14.4 接入层 387
14.4.1 目录结构 387
14.4.2 代码与配置 388
14.4.3 接口测试 389
14.5 本章小结 389
第 15章 回顾总结 390
15.1 6种思维模式 390
15.1.1 不要被编程语言所限制 390
15.1.2 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是必然的 390
15.1.3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状态机 391
15.1.4 动手是最好的实践 391
15.1.5 依靠工具提高效率和质量 391
15.1.6 像工匠一样为自己创造工具 391
15.2 写在最后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