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AutoCAD 2020与天正建筑T20 V6.0建筑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ISBN:978-7-115-58399-4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著 胡仁喜 张 亭
责任编辑 颜景燕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本书主要讲解利用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和天正建筑T20 V6.0软件绘制各种建筑平面施工图的实例与技巧。
全书分为4部分,共25章。第1部分介绍了建筑设计基本理论、AutoCAD 2020入门知识、二维图形绘制命令、编辑命令、辅助工具。第2部分介绍了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与详图等建筑图样及其绘制方法。第3部分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详细讲解了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方法。第4部分介绍了应用天正建筑T20 V6.0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本书面向初、中级用户以及对建筑制图比较了解的技术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用较短的时间熟练地掌握使用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和天正建筑T20 V6.0软件绘制各种建筑实例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建筑制图设计与绘制的质量。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更加快捷高效地学习,本书配赠了内含本书所有实例操作的视频文件和源文件的电子资源。
在国内,AutoCAD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掌握好该软件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AutoCAD不仅具有强大的二维平面绘图功能,而且具有出色的、灵活可靠的三维建模功能,是进行建筑设计有力的工具与途径之一。使用AutoCAD绘制建筑设计图,不仅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实时地进行修改,快速地把不同的意见反映到设计中去,而且可以多角度感受修改后的效果。
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本书的编者具有多年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力求在书中全面细致地展现出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与天正建筑T20 V6.0软件在建筑设计应用领域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书中引用的实例都来自建筑设计工程实践。这些实例经过编者的精心提炼和改编,不仅可以让读者掌握各个知识点,而且能帮助读者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本书从全面提升读者建筑设计与AutoCAD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如何利用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和天正建筑T20 V6.0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真正让读者懂得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并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建筑设计。
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介绍了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常用的功能,以及常见的建筑设计类型,涵盖了AutoCAD绘图基础、建筑设计基本技能、综合建筑设计等知识。本书不仅有透彻的讲解,还有典型的工程实例。通过这些实例的演练,读者能够找到一条学习AutoCAD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
本书结合典型的建筑设计实例,详细讲解了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建筑设计知识要点,让读者在学习实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的操作技巧,同时提高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
本书以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为演示平台,全面地介绍了AutoCAD建筑设计的应用知识。全书分为4部分,共25章。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随书赠送了包含全书讲解实例和练习实例源文件素材的电子资源。为了增强学习效果,作者还针对本书实例专门制作了配套的教学视频,读者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轻松愉悦地学习本书。
本书由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胡仁喜博士和石家庄三维书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张亭老师主编,刘昌丽、孟培、卢园、闫聪聪、杨雪静等人也为此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值此图书出版发行之际,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通过714491436@qq.com批评指正,编者将不胜感激。此外,也欢迎感兴趣的读者加入三维书屋图书学习交流QQ群(群号:812226246)来交流探讨。
编者
2022年11月
本书由异步社区出品,社区(https://www.epubit.com/)为您提供相关资源和后续服务。
本书提供如下资源:
● 本书配套源文件;
● 本书配套教学视频。
要获得以上配套资源,请在异步社区本书页面中点击,跳转到下载界面,按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注意:为保证购书读者的权益,该操作会给出相关提示,要求输入提取码进行验证。
如果您是教师,希望获得教学配套资源,请在社区本书页面中直接联系本书的责任编辑。
作者和编辑尽最大努力来确保书中内容的准确性,但难免会存在疏漏。欢迎您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帮助我们提升图书的质量。
当您发现错误时,请登录异步社区,按书名搜索,进入本书页面,点击“提交勘误”,输入勘误信息,单击“提交”按钮即可。本书的作者和编辑会对您提交的勘误进行审核,确认并接受后,您将获赠异步社区的100积分。积分可用于在异步社区兑换优惠券、样书或奖品。
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将会在异步社区微信服务号中看到本书信息及相关的服务提示。
我们的联系邮箱是contact@epubit.com.cn。
如果您对本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发邮件给我们,并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本书书名,以便我们更高效地做出反馈。
如果您有兴趣出版图书、录制教学视频,或者参与图书翻译、技术审校等工作,可以发邮件给我们;有意出版图书的作者也可以到异步社区在线提交投稿(直接访问www.epubit.com/ contribute即可)。
如果您是学校、培训机构或企业用户,想批量购买本书或异步社区出版的其他图书,也可以发邮件给我们。
如果您在网上发现有针对异步社区出品图书的各种形式的盗版行为,包括对图书全部或部分内容的非授权传播,请您将怀疑有侵权行为的链接发邮件给我们。您的这一举动是对作者权益的保护,也是我们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的动力之源。
“异步社区”是人民邮电出版社旗下IT专业图书社区,致力于出版精品IT技术图书和相关学习产品,为作译者提供优质出版服务。异步社区创办于2015年8月,提供大量精品IT技术图书和电子书,以及高品质技术文章和视频课程。更多详情请访问异步社区官网https://www.epubit.com。
“异步图书”是由异步社区编辑团队策划出版的精品IT专业图书的品牌,依托于人民邮电出版社近40年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积累和专业编辑团队,相关图书在封面上印有异步图书的LOGO。异步图书的出版领域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AI、测试、前端、网络技术等。
异步社区
微信服务号
第1章 建筑设计基本理论
第2章 AutoCAD 2020入门
第3章 二维图形绘制命令
第4章 编辑命令
第5章 辅助工具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AutoCAD 2020中文版软件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AutoCAD的基本操作等,为后面的具体设计做准备。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对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本章将简要介绍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概论、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制图基本知识等。
重点与难点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基本方法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本节将简要介绍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建筑设计是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环境空间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建筑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住宅、商场大楼、写字楼、酒店、教学楼、体育馆等,都与建筑设计紧密联系。图1-1和图1-2分别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
图1-1 高层商业建筑
图1-2 别墅建筑
建筑设计的特点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外表美观、满足人们需要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时,不仅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如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方法、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
从设计者的角度来分析建筑设计,其主要考虑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总体推敲与细部深入推敲。
总体推敲是指设计者要有一个设计的全局观念。细部深入推敲是指设计者在进行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去深入调查并收集信息,进而获取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2)里外、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
建筑室内的空间环境需要与建筑整体的性质、标准、风格,以及室外环境相协调时,设计者需要从里到外,反复思考,从而使设计更趋完善。
(3)立意与构思。
设计的立意和构思至关重要。可以说,一项设计,没有立意就没有“灵魂”,设计的难度往往也在于要有一个好的构思。一个较为成熟的立意和构思,往往需要足够的信息量,有商讨和思考的时间,在设计前期和出方案过程中使立意和构思逐步明确。
根据设计的进程,建筑设计通常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和实施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明确建筑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以及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对应的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2)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是在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建筑设计任务和要求有关的资料与信息,在此基础上构思立意,设计初步方案,进而深入设计,进行不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确定设计方案后,可根据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如平面图、立面图、透视效果图等。图1-3所示是某个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效果图。
(3)施工图阶段。
施工图阶段是提供平面、立面、构造节点相关的大样,以及设备管线图等施工图纸,满足施工的需要。图1-4所示是某个项目的建筑平面施工图。
图1-3 建筑设计方案效果图
图1-4 建筑平面施工图(局部)
(4)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也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的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期间,需要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有时还需要根据现场实况,对图纸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提出建议;施工结束时,设计人员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图1-5所示是施工中的建筑(局部)。
图1-5 施工中的建筑(局部)
为了使设计取得预期效果,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抓好设计的每个环节,充分重视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协调好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意图和构思方面与之达成共识,以期取得理想的设计成果。
一套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图通常包括以下几大类。
(1)建筑平面图(简称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是按一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的水平剖切图。通俗地讲,就是将一幢建筑的窗台以上部分切掉,再将切面以下部分用直线和各种图例、符号直接绘制在图纸上,以直观地表示建筑在设计和使用上的基本要求。建筑平面图一般比较详细,通常采用较大的比例,如1∶200、1∶100和1∶50,并标出实际的详细尺寸,图1-6所示是某建筑标准层平面图。
图1-6 建筑平面图
(2)建筑立面图(简称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主要用来表达建筑物各个立面的形状和外墙面的装修等,是按照一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物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的形状图。建筑立面图表示的是建筑物的外部形式,说明建筑物长、宽、高的尺寸,表现楼地面标高、屋顶的形式、阳台位置和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形式、外墙装饰的设计形式、材料及施工方法等。图1-7所示是某建筑立面图。
图1-7 建筑立面图
(3)建筑剖面图(简称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是按一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竖直方向的剖切前视图。建筑剖面图表示建筑内部的空间高度、室内立面布置、结构和构造等情况。在绘制剖面图时,应包括各层楼面的标高、窗台、窗上口、室内净尺寸等。剖切楼梯应标明楼梯分段与分级数量;标明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的相互关系,从屋面到地面的内部构造特征,如楼板构造、隔墙构造、内门高度、各层梁和板位置、屋顶的结构形式,及其用料等;注明装修方法,楼、地面做法,所用材料,屋面做法及构造;标明各层的层高与标高,各部位高度尺寸等,如图1-8所示是某建筑的剖面图。
图1-8 建筑剖面图
(4)建筑大样图(简称详图)。
建筑大样图主要用以表达建筑物的细部构造和节点连接形式,以及构件、配件的形状、大小、材料、做法等。要用较大比例绘制详图(如1∶20、1∶5等),尺寸标注要齐全,文字说明要详细。如图1-9所示为墙身(局部)详图。
图1-9 建筑大样图
(5)建筑透视图。
除上述类型图纸外,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还经常绘制建筑透视图。建筑透视图具有强烈的三维空间透视感,非常直观地表现了建筑的造型、空间布置、色彩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从高处俯视的建筑透视图又称为“鸟瞰图”或“俯视图”。一般要严格地按比例绘制建筑透视图,并进行绘制上的艺术加工,这种图通常被称为“建筑表现图”或“建筑效果图”。一幅绘制精美的建筑透视图就是一件艺术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图1-10所示是某别墅三维外观透视图。
图1-10 建筑透视图
本节将介绍建筑设计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
在计算机普及之前,建筑图的绘制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手工绘制。手工绘制方法的优点是自然,随机性较大,容易体现建筑图的设计风格,使人们感受到手工绘制建筑图的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其缺点是比较费时且绘制的建筑图不容易修改。如图1-11和图1-12所示是手工绘制的建筑效果图。
图1-11 手工绘制的建筑效果图(1)
图1-12 手工绘制的建筑效果图(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已逐步摆脱传统的图板和三角尺,步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时代。在国内外,大部分建筑效果图及施工图如今实现了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制和修改。如图1-13和图1-14所示是使用计算机绘制的建筑效果图。
图1-13 计算机绘制的建筑效果图(1)
图1-14 计算机绘制的建筑效果图(2)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指发挥计算机的潜力,使计算机在各类工程设计中起辅助设计作用的技术总称,不单指哪一个软件。一方面,CAD技术可以在工程设计中协助完成计算、分析、综合、优化、决策等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协助设计人员绘制和设计图纸,完成一些归纳、统计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有CA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它是专门开发用于建筑设计的计算机技术。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就国内目前建筑设计实践状况来看,CAD技术的大量应用主要还是在图纸的绘制方面,但也有一些具有三维功能的软件,在方案设计阶段用来协助建筑设计工作。
Auto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研制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它在工程设计领域的使用相当广泛,目前已成功应用到建筑、机械、服装、气象、地理等领域。AutoCAD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较早接受的CAD软件,主要用于绘制二维建筑图形。此外,AutoCAD还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二次开发平台,便于用户自行定制适于本专业的绘图格式和附加功能。
建筑设计应用的CAD软件较多,主要包括二维矢量图形绘制软件、方案设计推敲软件、建模及渲染软件、效果图后期制作软件等。
(1)二维矢量图形绘制。
二维矢量图形绘制包括总图、平立剖图、大样图、节点详图等。AutoCAD因其优越的矢量绘图功能,被广泛用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全过程的二维矢量图形绘制。在方案设计阶段,它生成扩展名为dwg的矢量图形文件,可以将文件导入3ds Max、Autodesk Viz等软件协助建模,如图1-15和图1-16所示。可以输出为位图文件,导入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一步制作平面表现图。
图1-15 3ds Max
图1-16 Autodesk Viz
(2)方案设计推敲。
AutoCAD、3ds Max、Autodesk Viz的三维功能可以用来协助设计人员进行体块分析和空间组合分析。此外,一些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建立三维模型,便于在方案推敲时快速处理平、立、剖及空间之间关系的CAD软件正逐渐被设计者了解和接受,如SketchUp、ArchiCAD等,如图1-17和图1-18所示,它们兼具二维、三维和渲染功能。
图1-17 SketchUp Pro2021
图1-18 ArchiCAD 25
(3)建模及渲染。
这里所说的建模指的是为制作效果图准备的精确模型。常见的建模软件有AutoCAD、3ds Max、Autodesk Viz等。应用AutoCAD可以进行准确建模,但是它的渲染效果较差,一般需要导入3ds Max、Autodesk Viz等软件中附加材质、设置灯光来进行渲染。注意要处理好导入前后的接口问题。
(4)效果图后期制作。
1)效果图后期处理:效果图渲染以后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包括修改、调色、配景、添加文字等。在此环节上,可选择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作为图像后期处理软件。
2)方案文档排版:为了满足建筑设计中的深度要求,满足建设方或标书的要求,同时突出自己方案的特点,方案文档排版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它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的制作,以及方案设计图的制作。在此环节上,可以用Adobe PageMaker,也可以直接用Photoshop或其他平面设计软件。
3)演示文稿制作:若需将设计方案做成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可以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或WPS等软件。
(5)其他软件。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可能用到其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数据统计分析软件Microsoft Excel等。至于节能计算、日照分析等,则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采用不同软件。
建筑设计图纸是设计人员交流设计思想、传达设计意图的技术文件。在使用AutoCAD的过程中,用户一方面需要正确操作,实现绘图功能,另一方面需要遵循统一制图规范,在正确的制图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来操作,这样才能生成合格的图纸。由此可见,掌握基本绘图知识仍然有必要。
建筑制图是根据正确的制图理论及方法,按照国家统一的建筑制图规范将设计思想和技术特征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建筑图纸包括方案图、初设图、施工图等类型。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7)、《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和《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是建筑专业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的依据。
建筑制图的程序是与建筑设计的程序相对应的。整个设计过程是按照方案图、初设图、施工图的顺序来进行的。后面阶段的图纸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修改和完善。就每个阶段来看,一般遵循平面、立面、剖面、详图的过程来绘制。至于每种图样的制图程序,将在后面章节结合AutoCAD具体操作来进行讲解。
图幅即图面的大小,分为横式和立式两种。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按图面长和宽的大小确定图幅的等级。建筑常用的图幅有A0(也称0号图幅,其余类推)、A1、A2、A3及A4,每种图幅的长宽尺寸见表1-1,表中的尺寸代号意义如图1-19和图1-20所示。
表1-1 图幅标准(单位:mm)
图幅代号 尺寸代号 |
A0 |
A1 |
A2 |
A3 |
A4 |
---|---|---|---|---|---|
b×l |
841×1189 |
594×841 |
420×594 |
297×420 |
210×297 |
c |
10 |
5 |
|||
a |
25 |
(a)横式幅面
(b)立式幅面
图1-19 A0~A3图幅格式
图1-20 A4立式图幅格式
A0~A3图纸可以将长边加长,但短边一般不加长,加长尺寸如表1-2所示。如有特殊需要,可采用b×l=841mm×891mm或1189mm×1261mm的幅面。
表1-2 图纸长边加长尺寸(单位:mm)
图幅 |
长边尺寸 |
长边加长后的尺寸 |
---|---|---|
A0 |
1189 |
1486、1783、2268、2378 |
A1 |
841 |
1051、1261、1471、1682、1892、2102 |
A2 |
594 |
743、891、1041、1189、1338、1486、1635、1783、1932、2080 |
A3 |
420 |
630、841、1051、1261、1471、1682、1892 |
标题栏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区、工程名称区、签字区、图名区,以及图号区等内容。一般图标格式如图1-21所示,如今不少设计单位采用自己个性化的图标格式,但是仍必须包括这几项内容。
(a)
(b)
图1-21 标题栏格式
会签栏是各工种负责人审核后签名用的表格,它包括专业、姓名、日期等内容,如图1-22所示。对于不需要会签的图纸,可以不设此栏。
图1-22 会签栏格式
此外,需要微缩复制的图纸,其一条边上应附有一段准确米制尺度,4条边上均应附有对中标志。米制尺度的总长应为100mm,分格应为10mm。对中标志应画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线宽应为0.35mm,伸入框内应为5mm。
建筑图纸主要由各种线条构成,不同的线型表示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部位,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为了使图面能够清晰、准确、美观地表达设计思想,工程实践中采用了一套常用的线型,并规定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其统计如表1-3所示。
表1-3 常用线型统计表
名称 |
线型 |
线宽 |
适用范围 |
|
---|---|---|---|---|
实线 |
粗 |
|
b |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主要建筑构造(包括构配件)的轮廓线; 2.建筑立面图或室内立面图的外轮廓线; 3.建筑构造详图中被剖切的主要部分的轮廓线; 4.建筑构配件详图中的外轮廓线; 5.平、立、剖面的剖切符号 |
中粗 |
|
0.7b |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次要建筑构造(包括构配件)的轮廓线; 2.建筑平、立、剖面图中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 3.建筑构造详图及建筑构配件详图中的一般轮廓线 |
|
中 |
|
0.5b |
小于0.7b的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限、索引符号、标高符号、详图材料做法引出线、粉刷线、保温层线、地面、墙面的高差分界线等 |
|
细 |
|
0.25b |
图例填充线、家具线、纹样线等 |
|
虚线 |
中粗 |
|
0.7b |
1.建筑构造详图及建筑构配件不可见的轮廓线; 2.平面图中的梁式起重机(吊车)轮廓线; 3.拟建、扩建建筑物轮廓线 |
中 |
|
0.5b |
投影线、小于0.5b的不可见轮廓线 |
|
细 |
|
0.25b |
图例填充线、家具线等 |
|
单点长画线 |
细 |
|
0.25b |
轴线、构配件的中心线、对称线等 |
折断线 |
细 |
|
0.25b |
省略画出图样时的断开界限 |
波浪线 |
细 |
|
0.25b |
构造层次的断开界线,有时也表示省略画出时的断开界限 |
图线宽度b,宜按照图纸比例及图纸性质从1.4mm、1.0mm、0.7mm和0.5mm线宽系列中选取。不同的b值,产生不同的线宽组。在同一张图纸内,各不同线宽组中的细线,可以统一采用较细的线宽组中的细线。对于需要微缩的图纸,线宽不宜小于0.18mm。
一般情况下,尺寸标注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尺寸标注应力求准确、清晰、美观大方。同一张图纸中的标注风格应保持一致。
(2)尺寸线应尽量标注在图样轮廓线以外,从内到外依次标注从小到大的尺寸,不能将大尺寸标在内,而小尺寸标在外,如图1-23所示。
(a)正确
(b)错误
图1-23 尺寸标注正误对比
(3)最内一道尺寸线与图样轮廓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两道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7~10mm。
(4)尺寸界线朝向图样的端头距图样轮廓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mm,不宜直接与之相连。
(5)在图线拥挤的地方,应合理安排尺寸线的位置,但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相交;可以考虑将轮廓线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作为尺寸线。
(6)室内设计图中连续重复的构配件等,当不易标明定位尺寸时,可在总尺寸的控制下,不用数值而用“均分”或“EQ”字样表示定位尺寸,如图1-24所示。
图1-24 均分尺寸
在一幅完整的图纸中,某些地方用图线方式表现得不充分或无法用图线表示,就需要对其进行文字说明,例如,设计说明、材料名称、构配件名称、构造做法、统计表及图名等。文字说明是图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图规范对文字说明的字体、字号、字体字号搭配等方面做了一些具体规定。
(1)一般原则:字体端正,排列整齐,清晰准确,美观大方,避免过于个性化的文字说明。
(2)字体:一般的文字说明推荐采用仿宋字体,大标题、图册封面、地形图等的汉字,也可书写成其他字体,但应易于辨认。
字型示例如下。
仿宋:建筑(小四)建筑(四号)建筑(二号)
黑体:建筑(四号)建筑(小二)
楷体:建筑(二号)
(3)字体大小:标注的文字高度要适中。同一类型的文字采用同一大小的字。较大的字用于较概括性的说明内容,较小的字用于较细致的说明内容。文字的字高,应从如下系列中选用:3.5mm、5mm、7mm、10mm、14mm、20mm。如需书写更大的字,其高度应按的比值递增。注意字体及大小搭配的层次感。
(1)详图索引符号及详图符号。
平、立、剖面图中,在需要另设详图表示的部位,标注一个索引符号,以表明该详图的位置,这个索引符号即详图索引符号。详图索引符号采用细实线绘制,圆圈直径10mm。如图1-25所示,当详图就在本张图纸时,采用(a),详图不在本张图纸时,采用(b)的形式。
详图符号即详图的编号,用粗实线绘制,圆圈直径14mm,如图1-26所示。
图1-25 详图索引符号(1)
图1-26 详图索引符号(2)
(2)引出线。
由图样引出一条或多条线段指向文字说明,该线段就是引出线。引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般采用0°、30°、45°、60°、90°,常见的引出线形式如图1-27所示。图中(a)、(b)、(c)、(d)为普通引出线,(e)、(f)、(g)、(h)为多层构造引出线。使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时,应注意构造分层的顺序,并要与文字说明的分层顺序一致。文字说明可以放在引出线的端头如图1-27(a)~(h)所示,也可放在引出线水平段之上如图1-27(i)所示。
图1-27 引出线形式
(3)内视符号。
内视符号标注在平面图中,用于表示室内立面图的位置及编号,建立平面图和室内立面图之间的联系。内视符号的形式如图1-28所示,黑色的箭头指向表示的立面方向。图中(a)为单向内视符号,(b)为双向内视符号,(c)为四向内视符号,图中立面图编号可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1-28(c)所示,其中A、B、C、D顺时针标注。
图1-28 内视符号
其他符号图例统计如表1-4和表1-5所示。
建筑图中经常应用材料图例来表示材料,在无法用图例表示的地方,也采用文字说明。常用材料图例如表1-6所示。
表1-4 建筑常用符号图例
符 号 |
说 明 |
---|---|
|
标高符号,线上数字为标高值,单位为m 在标注位置比较拥挤时,可采用左下方的标高符号 |
|
轴线号 |
|
标注剖切位置的符号,标数字的方向为投影方向,“1”与剖面图的编号“1-1”对应 |
|
对称符号。在对称图形的中轴位置画此符号,画另一半图形可省 |
|
方形坑槽 |
|
方形孔洞 |
@ |
重复出现的固定间隔,例如,“双向木格栅@500” |
|
图名及比例 |
|
墙体预留洞 |
|
烟道 |
|
坡度 |
|
附加轴线号 |
|
标注绘制断面图的位置,标数字的方向为投影方向,“2”与断面图的编号“2-2”对应 |
|
指北针 |
|
圆形坑槽 |
|
圆形孔洞 |
Φ |
直径,如Φ30 |
|
索引详图名及比例 |
|
墙体预留槽 |
|
通风道 |
表1-5 总图常用图例
符 号 |
说 明 |
---|---|
|
新建建筑物(用粗线绘制 出入口位置和层数可使用图中所示方式进行表示 轮廓线一般以±0.00高度处的外墙定位轴线或外墙皮线为准) |
|
拟扩建的预留地或建筑物(用虚线绘制) |
|
原有建筑(用细线绘制) |
|
新建地下建筑或构筑物(用粗虚线绘制) |
|
拆除的建筑物(用细实线表示) |
|
广场铺地 |
|
烟囱(实线为烟囱下部直径,虚线为基础 必要时,可注写烟囱高度和上、下口直径) |
|
通透性围墙 |
|
填挖边坡 |
|
测量坐标 |
|
室内标高 |
|
建筑物下面的通道 |
|
台阶(箭头指向表示向上) |
|
实体性围墙 |
|
挡土墙(被挡土在“突出”的一侧) |
|
护坡 |
|
建筑坐标 |
|
室外标高 |
表1-6 常用材料图例
材 料 图 例 |
说 明 |
---|---|
|
自然土壤 |
|
砂、灰土 |
|
石材 |
|
实心砖、多孔砖 |
|
空心砖、空心砌块 |
|
饰面砖 |
|
混凝土 |
|
多孔材料 |
|
夯实土壤 |
|
砂砾石、碎砖三合土 |
|
毛石 |
|
耐火砖 |
|
加气混凝土 |
|
焦渣、矿渣 |
|
钢筋混凝土 |
|
纤维材料 |
|
泡沫塑料材料 |
|
胶合板 |
|
金属 |
|
液体 |
|
橡胶 |
|
防水材料 |
|
木材 |
|
石膏板 |
|
网状材料 |
|
玻璃 |
|
塑料 |
|
粉刷 |
下面列出常用绘图比例,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1)总图∶1∶500、1∶1000、1∶2000。
(2)平面图∶1∶50、1∶100、1∶150、1∶200、1∶300。
(3)立面图∶1∶50、1∶100、1∶150、1∶200、1∶300。
(4)剖面图∶1∶50、1∶100、1∶150、1∶200、1∶300。
(5)局部放大图∶1∶10、1∶20、1∶25、1∶ 30、1∶50。
(6)配件及构造详图∶1∶1、1∶2、1∶5、1∶10、1∶15、1∶20、1∶25、1∶30、1∶50。
建筑制图的内容包括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详图、透视图、设计说明、图纸封面、图纸目录等。
图纸编排顺序一般应为图纸目录、总图、建筑图、结构图、给水排水图、暖通空调图、电气图等。对于建筑专业,一般顺序为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附表(装修做法表、门窗表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