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

978-7-115-59329-0
作者: 梁礼方
译者:
编辑: 牟桂玲

图书目录:

详情

《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基于作者30多年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了银行科技管理与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旨在引发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相关人员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银行数字化发展前景的期待。 《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共6篇47章。第1篇主要介绍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银行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第2~4篇详细介绍了银行科技架构、信息系统架构,以及信息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规划实现等;第5篇介绍了银行科技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研发流程、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软件测试管理、效益分析等;第6篇介绍了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挑战和机遇等。 《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可作为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银行科技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银行的首席信息官、信息系统架构师及信息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负责人等了解银行数字化发展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银行信息科技岗前培训手册。

图书摘要

版权信息

书名: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

ISBN:978-7-115-59329-0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著    梁礼方

责任编辑 牟桂玲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内容提要

本书基于作者30多年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了银行科技管理与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旨在引发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相关人员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银行数字化发展前景的期待。

全书共6篇47章。第1篇主要介绍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银行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第2~4篇详细介绍了银行科技架构、信息系统架构,以及信息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规划实现等;第5篇介绍了银行科技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研发流程、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软件测试管理、效益分析等;第6篇介绍了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挑战和机遇等。

本书可作为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银行科技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银行的首席信息官、信息系统架构师及信息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负责人等了解银行数字化发展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银行信息科技岗前培训手册。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仍然不屈不挠地为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而奋斗的人!

推荐序一

收到梁礼方所著《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的书稿,翻阅中,我深感这本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的技术与管理专著的分量之重。长期以来,银行科技界一直期盼这样的科技力作出现,如今本书即将面世,我十分欣慰,不禁为他点赞。

梁礼方是国内资深的银行信息科技专家之一,是中国最早引进大型计算机的管理者之一,是中国银行业最大的软件中心的领导者之一,是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也是我深为佩服的银行信息科技专家之一。他于1975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并开始从事科技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代金融电子化的开创者、建设者。1984年,他转入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工作,成为工行最早的科技骨干。截至2020年,工行已有科技专业人员3.48万人(人员比重为7.7%),这一强大的银行科技力量,保障了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业务的稳定发展,引领了银行科技的发展方向,其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业务专家。

我曾是梁礼方的直接领导,更是他的同事和知心朋友。1998年,我担任工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时,最先遇到的严峻挑战就是数据集中的问题。当时,广东省分行有7个计算机中心,主要使用IBM和日立公司的两种大型计算机主机,还有各地的微机系统。这些系统彼此分割、并不兼容,给业务带来的烦恼就不必多说了。我起用了梁礼方担任广东省分行科技处处长,在总行的领导下安全、顺利地实现了数据集中。这是一次极其艰巨的技术挑战,开了先河,彰显了工行技术与管理的高度,也显示了梁礼方在银行业务与技术管理上的专业水准、处理复杂工程的优秀组织能力以及深厚的技术功底。

2002年起,梁礼方担任工行总行软件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在任职的8年间,他为建设强大的软件开发中心付出了辛勤努力,为推进工行电子化、信息化进程建功立业,从构建基础设施到IT软件工程的研发组织、流程、规范与标准化体系等一系列工作,处处做得有亮点、有特色。其间,工行的软件工程师与程序员从200多人发展到3000多人,他协助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科技人才,为工行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贯彻工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亲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系统工程,获得过数十个奖项,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被授予“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立足科技岗位,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为中国银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从另一个视角见证了我国金融电子化起步、发展、普及、深化的发展进程。退休后,他依然耕耘不息,继续为中国银行业科技发展发挥余热。像梁礼方这样的金融科技元老还有很多,他们为金融科技奠基,所有银行科技进步和成就的背后,处处有他们的功劳和奉献。他们在中国金融史上书写了科技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怎么赞誉他们都不为过。我十分尊重、敬佩他们,全心全意地信赖、依靠他们,希望与他们一同完成工行服务经济、服务人民的金融重任。

梁礼方之特长,在于既熟悉业务作业,又精通技术,还善于管理。他的业务、技术与管理能力并重,既能领悟总行的发展战略要求,又能熟练把握、落实技术策略,还能施行管理到位的组织措施,这种综合能力是许多人不具备的。他的成长、成功来自工行大发展的实践,来自自身不断跟踪前沿技术、钻研学习和善于总结提高。这些都可从本书得到全面的诠释。商业银行科技管理与发展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也正是我向业界推荐这本书的基本出发点。

如今全球已进入科技的时代,谈及科技在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了。银行早已从手工操作型转变为现代技术型,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更是增强了技术的力量。向前看,未来的银行一定是驾驭科技的银行,未来的金融人才一定是善用技术的人才。科技有其“神功”,银行会不断引入新科技来强化金融功能和作用,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动力。未来,科技的发展依然会由市场来引领,由业务做导航,靠人才来驾驭,靠创新上台阶。

科技要发展,首先要摆好与业务的位置,正如我在《银行与未来 商业银行特征、转型与发展趋势》一书中所述,业务是主,技术是仆,科技永远为保障金融发展服务。金融驾驭技术,技术从属服务,不能本末倒置。“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金融是骑手,技术如乘骑,不能颠倒。骏马使骑手跑得更快,但若没有骑手,骏马只是牲口。银行需要采用什么技术,市场需求与发展说了算。需求永远是导向,它使银行选择了技术,而技术应服务于业务。一旦“反仆为主”,业务很可能就会一团糟。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一代一代地演进,而金融驾驭着新技术,犹如不断地换骑,从一个驿站驶向下一个驿站,使自己焕发新的活力。

金融市场自有规律,其中的定力就是金融的功能和力量。技术提高效率、提供机会、改善金融,但终究是为金融服务的。几百年以来,一项项重大的新技术都曾对金融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都未能改变金融业的属性和本质。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行业间职能的边界清晰,技术只是桥梁和通道,不能喧宾夺主。技术是为业务经营服务的,不用过度超前。它应当始终围绕信用、风控与成本,多关注服务、安全与盈利。千万不要过度创新技术,不要受媒体影响而迷失方向,不要盲目采用不成熟的新技术,不要搞价值不大、花里胡哨的应用,围绕银行经营的宗旨来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银行信息科技有两大原则。第一,要确保安全运行,运行管理始终是银行科技首要的、核心的任务。缺少稳定可靠的系统及有效的技术管理的保障,经营就会如履薄冰、不得安宁。第二,坚持应用开发要跟进业务、技术要落脚经营的宗旨。关键是要建立使科技与业务保持良好关系的机制,让二者紧密合作,以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科技部门应始终围绕着这两大原则,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实践创新。

本书的内容系统而丰富,包括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银行科技架构、信息系统架构与建设、科技管理等内容,涵盖了银行信息科技的方方面面。我感受到,本书就是梁礼方先生30多年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当实践升华到理论,无数经验汇集形成文字,又辅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与实例,本书就具有了实操性,自然会成为一本银行信息科技管理宝典。它能为主管科技的银行行长、首席信息官、科技部门管理者、技术架构师以及业务产品创新部门管理者提供系统、翔实的银行信息科技介绍。银行有大小,银行信息科技业务有差异,但科技对银行的支撑功效与作用几乎是一样的。我向大家推荐本书,希望它如同一把技术的金钥匙,帮助每个人找到答案,消除困惑,有所启发。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当前涌来的金融科技浪潮,一些金融从业者难免觉得压力颇大,唯恐落伍。未来的发展路途上,银行科技如何定位,如何提升科技竞争力,如何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如何建设好科技体系,将成为各家银行面临的共同难题。科技有其内在的规律,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尽管技术装备上会有差别,但其核心系统架构、技术体系的建设与科技管理中的逻辑是一致的,配置是相似的,业务是类同的,管理是相通的,市场是共同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去探索和发现未来银行业的新世界。

张衢

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

推荐序二

我与梁礼方老师相识于他从辛勤耕耘近40年、获得无数荣誉的工作岗位光荣退休之后。作为中国银行业IT发展全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宇宙行”开发体系的重要设计师和建设者,梁老师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兼具银行科技治理与管理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职近40年,梁老师业绩斐然、桃李满天下,他本人及其领导的团队为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退休后的梁老师并未“淡出江湖、归隐南山”,而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新兴金融科技,始终置身于行业发展前沿,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言传身教于数家中小银行及后辈从业者。

北京优智汇咨询有限公司非常荣幸地多次与梁老师合作,与梁老师共同完成了多个行业内颇具影响力和特殊意义的咨询项目,赢得了多家银行客户的赞誉。凡与梁老师合作过的同事和客户皆钦佩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为他平和、谦逊、亲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梁老师已成为我及许多优智汇同事、银行IT从业人员的人生楷模。

近两年来,为更广泛地共享梁老师的经验与智慧,我们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优智汇咨询”微信公众号上开办了“金语梁言”专栏,分4季连载了梁老师的诸多佳作。感谢梁老师笔耕不辍、毫无保留地将其多年来对银行信息科技的认知与经验付诸笔尖。梁老师的文章涉及银行科技治理、架构、系统及研发管理等多个领域,是梁老师多年从业经历与经验的智慧结晶,承载了梁老师对银行IT方方面面的深刻思考与丰富经验。这些文章思想厚重、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操作性强、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文风洗练、简洁易读。自专栏开办以来,“金语梁言”圈粉无数,每篇文章都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转发或转载,一些银行的首席信息官还要求行内科技人员每篇必读。

今天,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银行必须冷静地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及新兴技术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稳妥、安全地完成银行IT体系的转型与升级。此时,梁老师等老一辈从业人员对银行信息科技的敬畏心与严谨态度显得弥足珍贵。应广大“梁粉”和众多读者的要求,梁老师将“金语梁言”专栏中的多篇好文编订成集,精细地打磨出了《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这本行业内不可多得的佳作,展现了老一辈银行信息科技人员的专业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我相信,书中的内容对新时代的银行信息科技从业人员定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与借鉴意义。此书既可以全书通读,以建立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管理与系统建设全貌的认知;也可以作为工具书按需进行专项查阅,温故而知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谨代表优智汇全体同事向梁老师表达衷心的祝贺与感谢,并祝愿梁老师身体健康,始终保有矍铄的精神状态,继续为中国银行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与经验!

舒萍

北京优智汇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  言

本书的大部分文章成文于5~10年前。这些文章曾在一些金融科技杂志、电子媒体上发表过,现在我将它们收集、整理,形成本书。

在这10年里,全世界的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今天,金融科技的态势与5年前、10年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银行信息科技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信息系统的架构与采用的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所阐述的银行信息科技的发展历史、状况、观点,反映了当时银行信息科技的情况。

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银行业信息化进程一开始,就进入了银行信息化领域,一直到退休、到今天,从没有远离过。在工作的30多年加上退休后的近10年里,我参与、见证了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所了解到的中国银行业信息化进程与大家分享。同时,我还会根据自己几十年来从事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我对银行信息科技当前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

这就是我出版本书的原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银行科技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银行的首席信息官、信息系统架构师及信息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负责人。

梁礼方

2022年5月10日

第1篇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进程

第1章 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第2章 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第3章 银行信息化的评价指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的金融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20年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国四大银行再次包揽前四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连续3年位居该榜单前四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连续8年在该榜单排名第一,还连续8年在《福布斯》杂志的“全球企业2000强”蝉联榜首,连续9年在《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排名中蝉联全球商业银行第一。

从21世纪开始,中国银行业逐步摆脱了资产质量不高、利润低甚至亏损的局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607家,资产总额达290万亿元;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更是以3134亿元的净利润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盈利最高的银行。

更为难得的是,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未导致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下降。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64%,不良贷款率为1.86%,拨备覆盖率为186.08%。

在银行的高速发展中,银行科技是其动力之一。银行科技及银行信息系统在银行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

银行科技的广义概念包含银行的科技架构、银行的科技团队和银行的信息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稳健、快速发展,各银行都在关注如何构建科学的科技架构,组建优秀的科技团队,建设功能齐全、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

如何规划与构建银行的科技体系,是摆在各银行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1章 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候,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于一体,是中国实际上仅此一家的商业银行。当时,真正算得上用计算机来处理银行业务的,有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国外业务部(中国银行当时对外挂的是中国银行的牌子,但它实际上属于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部),它在个别业务上用的是“理光”小型计算机,以及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与清华大学合作、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制的国产计算机。其中,这些国产计算机的信息显示用发光管、数码管,输入用打字键盘和纸带,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鼓。其功能与性能不及今天一台普通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微机”)的百分之一。同时,这些国产计算机的稳定性较差、故障多,与国外的计算机差距较大。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银行业的状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当时,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成立;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也分别从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分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又从人民银行中分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至此,中国四大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正式全部剥离。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民银行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引进当时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以处理银行的相关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真正开始了。在4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处理到联网处理;联网区域从小到大,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到一个省,再到全国;联网范围从本行到跨行、跨行业;银行业务数据的分布也随着联网区域的集中发展到全国集中;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应用普遍发展的局面。如果以每5年时间计一个阶段,给每一个发展阶段命名,那么从“六五”开始,中国银行业在30年内经历了起步、打基础、上规模、网络化、大集中、电子化等6个阶段。从“十二五”开始,在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中走在前面的银行,在对外服务上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与国外相差不多。而二者最大的差距还是体现在信息化上,包括信息积累、信息挖掘、信息利用,如内控管理、风控、市场分析和客户营销、预测与决策等。

在各个银行中,工行的信息化道路走得相对比较快。工行成立前,其主体前身其实是人民银行。下面以人民银行、工行为例,具体回顾一下银行业的这6个发展阶段。

1.1 人民银行、工行30年信息化进程

1.“六五”期间(1981—1985年)

1979年,为了尽快缩小国内外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距,人民银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现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且较大规模地引进了10多套日本当时的中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系统,用于处理银行和保险业务。同时,全国共有60多位由人民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其当时还是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选送的技术人员一起被派到日本学习计算机技术。虽然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这批计算机的性能还不如现在的一台普通微机,但比起引进这批计算机之前用的机器,已好了千百倍。这批计算机是采用当时最新的技术概念,用当时最新的技术手段制造出来的,其设计原理已与现在的计算机无质的区别。这批计算机的引进较明显地缩小了国内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起步,是中国金融业在信息化征途上迈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步。从那时起,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正式拉开了帷幕。正是这批计算机的引入,催生了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也正是这批计算机的引入,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属于自己的既熟悉金融业务,又懂计算机的技术人才队伍。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银行第一批成规模引进的计算机陆续到货安装。1981年年底开始,对公应用系统在北京、上海、广州投产。1984年,储蓄应用系统也开始在上述城市投产。1984年,工行成立,人民银行各分行的计算机设备和科技人员基本由工行全盘承接。那时,工行拥有中型机8套、小型机7套、微机100多台。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西安6个大城市及其他几个中小城市,共有几十个网点使用计算机处理部分对公、对私业务。这就是中国金融业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尝试阶段。

2.“七五”期间(1986—1990年)

“七五”期间是中国银行业计算机应用打基础的阶段。通过“六五”期间的尝试,银行信息化进程得到了工行领导的重视。工行在全行提出了“科技兴行”的发展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机的出现和发展,微机和小型机在中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工行明确提出“大中型计算机与微机并举”的“两个并举”发展战略。

1986年,工行广州分行的第二代大机应用系统投产,网点覆盖全部对公网点和99个储蓄网点,并在国内率先在联网网点开展储蓄通存通兑业务,紧跟着又开办了用计算机处理代发工资、代收公共事业费等代理业务。1987年,工行广州分行推出工行的第一个银行卡应用系统,并向社会发行了工行的第一张银行卡——红棉卡,包含红棉借记卡和红棉贷记卡。

到20世纪80年代末,工行拥有大中型机56台、小型机200多台、微机2万多台。工行在23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大型计算机应用处理中心,在其他60多个城市建立了小型机、微机业务处理系统。全国电子化网点有6000多个,网点覆盖率达21%,柜台业务覆盖率接近40%。此外,工行在15个城市安装了ATM。

3.“八五”期间(1991—1995年)

“八五”期间是中国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行拥有大中型机99台、小型机近700台、微机5万多台。工行在37个大城市建立了大型计算机应用处理中心,在其他40个城市建立了小型机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业务处理范围从原来的对公、对私扩展到银行卡、国际业务、办公自动化等多个方面。全国电子化网点超2.8万个,网点覆盖率达75%,柜台业务覆盖率超过80%,初步建成全行大中城市骨干网络。

1993年,工行广州分行推出第三代大机应用系统——国内银行中第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在全国首推定期存折、信用卡对账本等全新产品。这些产品后来广为国内银行仿效。该系统获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授予的“中华之最”的崇高荣誉。

4.“九五”期间(1996—2000年)

“九五”期间是计算机应用网络化的时期。计算机应用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从数量走向质量。工行适时调整了计算机发展的战略,从“两个并举”转为“一网打尽”,提出“大机延伸”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在已经实现大机应用网络的骨干城市,要把网络范围延伸到其他还没有上机的网点,最终要延伸到所有原来已经上机的小型机和微机网点,实现“一网(大机网)打尽”。同时,工行提出电子化建设的“四个统一”原则。其中,在统一开发思想的指导下,1996年,工行成立软件开发中心,开始集中开发工行的全国性第二代大机应用系统——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到1999年年底,工行的大机网网点达44500个,日均业务2000多万笔,基本完成大机应用网络“一网打尽”任务;全国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7%,ATM装机超1万台,POS装机超10万台。同时,工行完成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核心系统建设。

同期,人民银行的网络基本延伸到了每一个县。

5.“十五”期间(2001—2005年)

在“十五”期间,银行的计算机应用踏上了一条新的征途——大集中。

在1999年9月1日,工行对电子化进程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实施计算机应用系统大集中工程,并把该工程称为“9991”工程。“9991”工程有以下几个重要内涵。

(1)统一应用。

大集中的前提首先是统一应用系统。为此,工行已经做好准备:工行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基本建成,可以马上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使用。

(2)物理集中。

工行把分散在全国37个分行的几十个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及数据按南北区域分别上挂到上海和北京两个数据中心,通过两大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分区来运行。

(3)逻辑集中。

工行把所有已上挂的应用系统及数据全部移植到统一的、新的计算机并行耦合体系统中,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系统及数据集中。

到2002年年底,工行历时3年的计算机应用大集中工程圆满完成。工行应用系统大集中的成功,为中国所有银行树立了一个典范。此后,其他银行也纷纷仿效工行,走上大集中的道路。从全球银行业计算机应用的情况来看,在大型银行计算机应用大集中方面,走得最彻底和最好的就是中国。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在“十五”期间,工行投产了全国集中式的第三代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之后的一系列开发和完善,工行第三代计算机应用系统成为一个全系列的,包含前端、中端、后台服务,以及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全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6.“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

在“十一五”期间,国内各大银行都已经完成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大集中。此时,工行又率先提出要建设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此前,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信息系统都是面向应用的,其最大的目标是把原来人工做的工作转换为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以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系统的建设是被业务的发展推着前进的,这导致整个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

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跳出被动发展的局面,其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有出色、完备的业务能力,以完全满足对外服务与内部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充分体现现代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系统体系架构与先进的技术水平,使用统一的业务标准与技术标准,拥有充分的信息共享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能力,以支撑服务与管理的快速创新,使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有较高的系统可用性、可靠性与可维护性,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运行安全,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建成标志着银行已经完成了电子化,为银行最终走向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从电子化迈向数字化

银行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银行数字化。在“十二五”(2011—2015年)或之后,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走在前面的银行,有望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银行数字化的目标。

但现实中,当银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银行的具体经营状况与银行的信息化程度并没有表现为高度相关。这种情况在不同的银行之间、同一个银行的不同分行之间都有所体现。例如,某银行的信息化进程被普遍认为走在各银行的前面,但对比一些友行,其经营数据并没有领先,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其原因很可能在于该银行的信息化进程没有从电子化进一步向数字化转型,没能把银行电子化的能力完全转化为生产力,使金融科技真正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电子化与数字化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1.银行电子化

银行电子化意味着银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不仅完全覆盖银行的对外业务,也完全覆盖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能满足银行日常运营的全部需要。

但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维持日常的正常运营。因此,银行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2.银行数字化

什么是银行数字化?银行数字化的概念应该有哪些内涵?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答案。

银行数字化与银行电子化的最大区别在于,银行电子化只是改变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手段,降低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成本,提高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效率,而银行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化运营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新科技,通过挖掘从各方面获得的数据的内在价值,得到对银行经营管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使银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把上一段文字的内容精简一下就是,银行通过挖掘所有能得到的数据的内在价值,将其转化为银行的经营利润。

本书后面会对数字化银行与银行数字化转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第2章 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银行的信息化进程与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信息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定义有利于银行认识自己、找出差距,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实施信息化规划。

如何对中国的银行信息化与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行业内对此有多种说法。如上所述,对于工行,因为其在1984年才成立,所以工行曾经的说法是:“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电子化。也就是说,工行认为其信息化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开始,到20世纪结束,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不同的银行成立的时间不一样,其信息化进程自然也不一样。所以,在某一个时点,不同的银行的信息化进程几乎都不一样。后来成立的银行,由于可以参考前面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并且可以使用当时的最新技术,因此信息化起步虽然稍晚,但与前面先走一步的银行相比具有后发优势,发展会相对快一点。所以,我们不能用时间点来统一定义中国银行的信息化进程。

关于信息化进程的定义,国内还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统一标准,而国外引用比较多的是诺兰模型。

2.1 诺兰模型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理查德·L.诺兰(Richard L. Nolan)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组织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信息系统的发展涉及技术进步、应用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状况等几个方面。1979年,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划分为6个阶段。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进行跳跃式发展。

2.1.1 诺兰模型的6个阶段

诺兰模型的6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这6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如下。

1.初始阶段

计算机刚进入企业时,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此时,信息技术与设备主要作为改善办公环境的设施与手段,应用场景非常少,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报表统计与财务工作。

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者对计算机了解甚少,没有深入考虑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解决哪些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不讲求经济效益。

2.普及阶段

企业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更多的问题。于是,应用需求开始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开始普及。

这时,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在信息系统方面投资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少计划与规划,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使用效率不高,企业还不能实现对信息技术整体效益的控制。

3.控制阶段

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要对企业的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整体的管理与规划。企业组建来自不同部门的用户委员会,共同规划信息系统的发展,并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控制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内部活动,关注项目管理计划和信息系统发展方法论。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4.集成阶段

在控制的基础上,企业开始对信息系统重新进行规划设计。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资源,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共享,企业开始把内部的不同信息系统统一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开始由分散和单点发展变成成体系发展。

5.数据管理阶段

企业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性,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此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数据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开始从支持单项应用发展到在数据库平台下支持综合应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信息系统的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6.成熟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真正帮助企业把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过程结合起来。通过信息系统,企业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内部、外部的资源,信息系统从支撑事务处理发展到支持高效管理与决策,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2 信息系统发展的6种增长要素

诺兰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的6种增长要素,具体如下。

(1)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2)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3)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计划到长期的战略计划。

(4)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5)领导模式:开始时,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信息系统,上层管理人员开始与信息技术部门一起决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6)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的用户。

2.1.3 诺兰模型的意义与局限性

诺兰模型比较完整地总结出了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进程,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规律。诺兰模型既可以用于诊断当前的信息系统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怎样管理对发展最有效,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系统发展规划,也可以预测今后信息系统应向什么方向前进,以便与时俱进地采取变化的发展规划与策略,使信息系统顺利地转至下一个发展阶段。

诺兰模型指出,在信息系统发展的后面阶段,企业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数据管理阶段,而后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从支撑事务处理发展到支持高效管理与决策,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充分体现出来,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论断,即使在40多年后的今天,也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但对于当前中国的银行信息系统,诺兰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1.时效

诺兰模型的最后完成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已经过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整个社会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当时的人们的想象。影响与标识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的一些因素,如计算机资源、应用方式、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诺兰模型对信息系统发展各阶段的划分与定义,已经不能科学地反映当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场景。

2.效益

诺兰模型对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定义偏重强调信息技术的效益,对信息系统本身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的具体标识分析不足。

3.国情与行业特征

诺兰模型产生时,中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银行业的信息化刚起步,而诺兰模型是基于当时发达国家多种行业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发展的宏观总结。所以,诺兰模型几乎不可能对中国,特别是中国银行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2 中国银行业电子化与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鉴于诺兰模型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借鉴诺兰模型,结合中国银行业电子化与信息系统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把中国银行业电子化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以下6个阶段。

1.起步阶段

计算机应用局限在一个银行的部分分行或局限在部分业务上。

2.普及阶段

计算机应用开始在银行的各分行普及,并从部分业务扩展到更多的业务;但其应用主要还是在对外客户服务中替代手工操作与簿记,信息技术的绝大部分投入也是在对外客户服务上。

3.管理阶段

计算机应用基本覆盖全国各分行,信息系统完成全国联网,走向全国集中,已经基本完成了传统对外服务业务的电子化。

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由替代传统对外服务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向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创新与银行内部管理的电子化。信息系统在内部管理上的投入,逐步追赶上在对外服务上的投入。

4.集成阶段

信息系统的发展得到重新规划。为了能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发展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始注重系统的内部建设,如统一内部的编码标准、命名标准、元数据定义、信息交换标准等。

规划与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包括对外服务、内部管理的各种系统,使发挥单一作用的系统不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形成相互关联、数据交互、数据共享的一个整体。

信息系统架构一体化使包括多种业务与应用的技术架构平台实现整合与共享,国内外应用架构一体化使系统具备支持国际化的多时区、多语言、多币种、多监管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的信息系统建设的研发投入中,产品创新、内部管理、系统自身建设的投入分别占40%、40%、20%。

5.电子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一代信息系统已经建成。系统采用了最新的概念与技术,包括面向服务、云服务、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等。银行创新能力与效率的提升,为对外服务与内部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撑。

所有的银行对外服务、内部管理已经能由信息系统来支持,并且新的产品、新的管理均立足于信息系统。银行信息化的重点从面向事务处理转变为面向数据管理。

为了实现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广泛使用操作型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成为银行的联机信息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数据利用现已成为银行发展的新增长点,为银行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6.数字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金融科技技术与手段日益完善。其中,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化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大数据,包含以下3方面的内涵。

一是大自然、社会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海量信息,如银行个人客户与法人客户、现存客户与潜在客户的各种属性、生存状况、行为模式,以及市场与社会的活动、发展、变化信息等。

二是如何把这些信息数字化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收集、整理、存储。

三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从中取得对银行经营管理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市场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与风险,以及银行各类客户的信用、偏好等,为银行的获客、营销、风控提供依据,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使银行产生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收入与利润增长点。

数字化阶段的特点如下。

在数字化阶段之前,人们考虑的是如何把业务与管理交给计算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但在数字化阶段,人们要考虑的是自己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做些什么。

随着金融科技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新的战略、新的理念。银行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信息系统不光支持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还为银行提供了决策与长远规划的平台。

信息系统无论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还是运行指标上,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而且会不断随着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发展而发展。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已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系统自主可控。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基础设施、中间平台、应用3个层次的自主可控。

银行数字化可以说是所有银行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按上述6个阶段的定义,对于某个银行来说,如何具体衡量其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已经到了哪一个阶段呢?

衡量一个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标志,是该银行的信息科技架构是否科学与完备;科技团队的素质是否够高、人员是否充足;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但不同的银行规模不一样,市场定位不一样,其科技的研发与运维模式、组织结构与团队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未必完全可比。例如,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银行,其科技管理、研发、运行职能会明确分工,独立分设机构;它们采取自主研发的方式,科技团队规模会比较大。又如,一些银行采取数据中心外包方式,它们就不需要考虑数据中心的建设。

所以,一个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什么阶段,我们虽然不能通过其信息科技的规模来判断,但可以通过其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度来判断。而要具体评价一个信息系统,我们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运行指标、自主可控性进行分析与定义。

相关图书

透明商业:数字时代成功之路(第2版)
透明商业:数字时代成功之路(第2版)
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
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
数智化转型:企业升级之路
数智化转型:企业升级之路
企业数字化快速转型:让商业更智能
企业数字化快速转型:让商业更智能
计算广告:互联网商业变现的市场与技术(第3版)
计算广告:互联网商业变现的市场与技术(第3版)
透明商业——数字时代成功之路
透明商业——数字时代成功之路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